浅说皖北灵璧县
2024/8/20 来源:不详《宋史》志41地理4载:元祐元年(),以虹之零壁镇为县,七月,复为镇,七年二月,零壁复为县,政和七年,改零壁为灵壁。下辖一镇西固(今固镇)。
《元丰九域志》是记叙北宋元丰年间疆域政区的地理总志。此志载:虹县(治所在今泗县)境内三镇,零壁镇、通海镇、新马镇。
注:零壁建县后,元祐二年,虹县添子仙埠镇。
明嘉靖《宿州志》载:灵璧县,地产磬石故名。唐为零壁镇。宋升县,改零为灵。
康熙《灵璧县志.方舆志》载:灵璧则建于宋元七年,盖有宋全盛时也,宋初犹仍旧零壁镇,是时,特称为县,而仍其名,政和间,因县境有山亭磬石,神之,诏设零壁为璧。
始于年5月,止于年12月,历时7载,年6月出版《灵璧县志》载:灵璧县创始于北宋元祐元年,初升虹县的零壁镇为零壁县,当年七月撇销,七年二月复置零壁县,仍属宿州。政和七年改为灵璧县。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北平原东部。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36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东邻泗县,西接宿州市,南连固镇、五河,北界江苏铜山、濉宁。
从以上资料看,灵璧最早是镇,公元年升为县。人们普遍认为灵璧置县是北宋,建县史至今九百三十余年。
然而,灵璧地名最早见于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项羽本记》收录于《史记》中第七卷,载:汉之二年冬,顶羽逐北至城阳,田荣亦将兵会战,田荣不胜,走至平原,平原民杀之,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阬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齐人相聚而叛之,于是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从鲁出胡陵。四月,汉皆已入彭城,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项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至彭城,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注:南山位于彭城南门外。明朝徐州户部分司将衙暑移置南山,从此南山改称户部山。
《水经注》卷二十四睢水、瓠子河、汶水载:睢水又径彭城郡之灵壁东,东南流。
睢水,又名濉河,战国时所开鸿沟,支派之下,故道自河南开封东从鸿沟分出,东流经杞县,雎县北,宁陵县,商丘南,夏邑,永城市北,濉溪南,宿州,灵璧,睢宁县北,至宿迁市西入古泗水。
濉河原在灵璧浍塘沟分两股,南股为新挖新濉河,北股系原来的濉河,现称老濉河,在小韩庄两股汇合东流,经泗洪县境东入洪泽湖。
在公元年灵璧建县以前,北宋乐史(年~年)所著《太平寰宇记》载:灵壁,小城也。
唐朝司马贞(年~年)。司马贞所撰《史记》.索隐引三国时期学者盂康曰:(灵壁)故小县,在彭城南。
张守节,唐代开元年间学者,他创作《史记正义》引《抚地志》载:灵壁故城在徐州符离县西北九十里,张又在同一书说:故相城在符离县西北九十里。
相城自春秋战国到隋朝一直存在,同一地点,同时出现两个县城,况且相城现在还存在,岂不自相矛盾。唯一能解释通是笔误。灵壁故城在徐州符离县西北九十里,应为符离县东北九十里。
唐朝李吉甫(~年)政治家、地理学家,撰写《元和郡县图志》卷九载:
故相城,在(符离)县西北九十里。盖相土旧都也。
灵壁故城,在(符离)县东北九十里。
符离东北九十里是现在的尹集镇,在尹集境内霸王村,有古城遗址,城墙轮廓依稀可见,系楚霸王项羽的楚军所建,遗址东西长约米,南北约米。在旧城遗址东部有睢水,楚军杀汉军,使睢水为之不流,应该是尹集以东灵壁范围内这段睢河。
《项羽本记》里面记载的彭城郡灵壁应该是西楚霸王项羽为了军事需要临时建的小县。小县灵壁也随着项羽兵败自刎乌江,汉朝建立而落幕。随着时间推移建筑物逐渐湮灭。通过史料分析、比对,我个人认为,今天灵璧县尹集镇境内霸王村古城遗址是秦汉之际灵壁县城所在地。
灵璧历史悠久。彭城郡的灵壁比《宋史》记载灵璧建县,早一千多年,至今已两千多年。
灵璧谷羽
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