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致死家长联名举报,面对孩子被欺

2022/9/24 来源:不详

近日安徽灵璧县渔沟中学一学生遭校园欺凌死亡的事件冲上热搜,令无数网友感到痛惜之外,也再次引发关于校园欺凌的思考。

为何校园欺凌现象屡禁不止?

首先要区分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区别,校园欺凌是学生间一些失范行为,如给较弱小的同学起外号、破坏其书本、偶尔路过座位时不怀好意地身体碰撞等,是存在于学生之间、不违法的行为。

而校园暴力则是有可能包含老师、校外人员等的违法现象。

因此为何校园欺凌现象屡禁不止,因为在学生的年龄阶段认知中,他们并不认为给同学起外号、用各种手段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等是校园欺凌。

他们认为对“弱小”的同学这样做是很正常的,并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也不会对被欺凌同学产生的心理伤害感到愧疚。

重视学生之间的“小打小闹”

大多数家长都会忽视校园欺凌现象,把外号、身体碰撞等现象当作学生间的小打小闹。

特别对于男孩子来说,家长会误以为这是同学之间的“相处之道”。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其实这是一种隐形的心理伤害。

因为外号一般会以身体特点来起,如黑、胖、丑等,更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而安静、柔弱、看起来好欺负的性格一般都是“重点关照对象”。

他们有可能会被索取钱财、被在身上不容易看见的地方留下伤痕、还被威胁不允许告诉父母,否则将会有更严重的“惩罚”到达他的头上。

而这些家长一般都不会从孩子口中知道,他们只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安静、胆小;半夜给他盖被子的时候会发现他屡屡做噩梦;甚至是偷窃家里的钱和不愿意去学校。

在这时,家长先不要怪罪孩子“越来越不乖”,而是建议家长们先与孩子沟通,了解情况。

为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得知孩子被欺凌时,家长第一时间要给孩子一种肯定的态度,给孩子信心,告诉他:你没有错。

其次,家长最好亲自带着孩子去学校,寻找老师的帮助或是直接联系对方家长,让欺凌者知道后果的严重性,而非简单的让孩子去联系老师。

因为让孩子自己去,他有可能会遭受“变本加厉的报复”。

为孩子寻找解决途径

对于大部分欺凌者来说,他们“年轻气盛”得甚至不怕对方家长和老师。因此唯一有用的就是让对方家长认识到自己孩子的错误,好好管教一番。

年5月27日,宁波市象山县教育局通报一位家长需对被欺凌学生上门道歉,并到校陪读。

因为早在年开始,这位家长的孩子多次违纪,欺凌同学,最后其它家长忍无可忍联名签名向教育局投诉。

以上事件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例子,因为欺凌者一般在班级中都会以拉帮结派的形式存在,大部分落单的孩子都会或多或少的被欺凌。

但是并非所有家长都有此组织力,因此更好的办法则是家长与老师沟通。

而如果情况还是没有好转,则申请直接与对方家长沟通,让对方家长认识到自己孩子的错误,从而进行管教。

结语

终结校园欺凌现象需要政府、老师、家长、甚至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而这些努力需要在校园欺凌仍是小火苗之时行动,而非等待悲剧发生后才来亡羊补牢。

同时,政府与老师在校内努力,家长也需要在家中重视孩子的每一个异常情况,让孩子获得一个蓝色的、健康的学习时光;而非灰色的、伤痕累累的被欺凌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您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1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