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为何宁肯

2023/5/17 来源:不详

看白癜风到专业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文·段宏刚

中国象棋棋盘的中间,有一条界限,称作“楚河汉界”,之所以这样称之,实际上源于秦朝末年项羽(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和刘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长达4年的“楚汉争霸”而得来,为纪念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表达对他们的敬仰,“楚河汉界”四个字被镌刻或印刷在棋盘上上,一直流传至今。

项羽是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祖先原本姓姬,春秋时期,被周王室在今天的河南项城市一带赏赐了一块领地,最终发展成后来的诸侯国——项国,随之改为项姓。

此后,项氏家族诞生了许多名人,以战国末年楚国名将项燕最为著名,在辈分上是项羽的爷爷。

可以说,项羽是根正苗红的贵族,血管里奔涌着贵族的血液。

贵族在古代常常等同于君子,主要体现为:做人要光明磊落,要有文化教养和责任担当,能抵御一切物质诱惑,要有勇于为国家、民族和家族牺牲自我的精神。

因为有骁勇善战的爷爷做榜样,再加上有“贵族精神”作为信仰支撑,因此,项羽自小便立下大志,发誓将来要像爷爷那样,做一个“武能上马安天下”的英豪。

项羽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跟同龄孩子明显的不同之处。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里记载,项国被鲁国消灭之后,少年项羽被叔叔项梁带着四处逃难,有一天,他们路过会稽郡,正好遇到秦始皇坐着豪华大船横渡大江,吸引了周围许多百姓前来观看。

项羽和项梁也加入了观看龙船的人群,项羽突然指着龙船,转头对项梁说:叔叔,他是可以被取代的。

项梁吓得面如土色,赶紧捂住项羽的嘴,说:小孩子不要乱说话,会被诛灭九族的!

后来,项梁心里偷着乐,对项羽刮目相看,把自己所学的武艺和兵法给侄儿倾囊相授,还带着他到处拜访名师。

到22岁时,项羽终于历练成能文善武的人才,身高八尺,力能扛鼎,完全能独当一面,改写了秦末历史。

公元前年夏,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6个月后,起义军被秦军镇压下去,两人被处死,紧接着,项梁战死。

在起义军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年仅22岁的项羽临危受命,被推举为起义军的新领袖。

接下来,轮到项羽在历史舞台上表演了。

项羽率领5万楚军和10万联军,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平乡县一带)对阵秦朝名将章邯和王离指挥的40万大军,经过一年的苦战,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起义军几乎歼灭了王离率领的20万大军,并迫使章邯的20万大军投降,从此让秦朝元气大伤,不久后就走向灭亡。

“巨鹿之战”之所以能完成“以少胜多”的壮举,跟起义军抱着必胜的信念有极大关系,这个信念来自著名典故“破釜沉舟”。任何人只有把自己逼到绝境之后,才能爆发出摧枯拉朽的潜力。

“巨鹿之战”后,项羽的威望空前高涨,他乘胜追击,率领诸侯军一路向秦朝都城咸阳挺进。

杀进咸阳城后,项羽又一次展现了他的“无毒不丈夫”的本色,先是杀死秦王子婴,接着火烧阿房宫,然后又把咸阳城的财宝和美女洗劫一空,打算回到老家江东享受荣华富贵。

实际上,在洗劫咸阳城之前,项羽还在“巨鹿之战”后活埋了章邯的20万降军,他为什么要如此惨无人性?

如果了解了楚国和秦国的历史恩怨,也许对项羽的做法多少能理解一些。

历史上,楚国与秦国一直有不共戴天之仇。

公元前年,秦国名将白起在“伐楚之战”里大破楚军,攻下楚国都城郢都,毫不怜惜地放了一把火烧掉楚国的宫殿,还挖了楚国王室的祖坟。

公元前年,秦国大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进攻楚国,项羽的爷爷项燕含恨战死沙场。

公元前年,项羽的叔父项梁在秦末起义中,跟秦国大将章邯大战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定陶),兵败战死。

国恨与家仇堆积在一起,施加在20多岁的血气方刚的项羽身上,他怎能咽下这口气?对敌人以牙还牙也许是最好的尊敬。

于是,项羽把当初秦军的恶行又用在了秦国人的身上。

做事果敢自信的项羽,很快得到了楚怀王的赏识,成为名震天下的“西楚霸王”,他手下封有18个诸侯王,大部分是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其余的则是秦朝的投降将领。

18个诸侯王里边,就有项羽的手下刘邦,为“汉王”,封地在陕西南部的汉中、南郑一带,当时属于没有被开发的荒蛮之地。

刘邦是一个野心勃勃和老谋深算的人,不会一直心甘情愿地做项羽的手下,他一直在等待机会。

早在刘邦受封汉王之前,谋士范增就看出了刘邦心中的小九九,多次劝说项羽除掉刘邦,以绝后患。

在“鸿门宴”里,由于项羽的过于自负,最终导致项羽溜之大吉。

后来,在公元前年4月发生的“彭城之战”里,也是“楚汉争霸”中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项羽以势如破竹的气势,把刘邦打得落花流水,有多次杀掉刘邦的机会,但他都没有下手。

正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浪费惩罚对手的机会,项羽最终为自己酿下了苦酒。

这杯苦酒就是在为时两个月(公元前年12月——公元前年1月)的“垓下之战”里,项羽被刘邦逼到绝境,走投无路后,以自刎“谢罪”。

“垓下”在今天的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境内,刘邦率领的60万联军,从四面八方向项羽的10万大军合围过来,在缺兵少粮的情况下,项羽苦战两月后惨败,领着几十个残兵败将逃到乌江边。

在前有天险后有追兵的情况下,项羽自知无法脱身,最终结束了自己轰轰烈烈的一生。

实际上,项羽原本有机会逃走,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他在乌江边上见到乌江亭长后,亭长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何不渡过乌江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

项羽仰天长叹,把自己的坐骑赐给亭长后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说完此话,项羽举起佩刀向自己的脖子划去,一代英豪就这样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31岁。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能理解项羽为什么宁肯自刎,也不愿渡过乌江的真实原因了。

项羽是贵族,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对一名贵族或者大丈夫来说,如果没有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等于亵渎了贵族精神,是没有脸面苟活于世的,因此,唯有自尽是对自己最好的解脱,也是对所有人最好的回答。

在项羽去世后的年,也就是北宋靖康二年(年),金兵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迫使赵宋王室向南逃去。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时任建康知府,某天夜里,城中发生叛乱,赵明诚惊慌失措,没有想着去处理问题,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得知后,对丈夫的行为感到非常羞耻,在一次路过乌江时,她想到了项羽的悲壮故事,钦佩项羽的气节,就写下了著名的《夏日绝句》,诗曰: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首五绝毫无疑问是对项羽的致敬,对北宋王朝的惋惜,以及对丈夫的讽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4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