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军,指的是哪三军和现代三军
2023/9/23 来源:不详说起每年的11月11日,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一天,被不少人调侃称之为“光棍节”,电商平台的商家也是绞尽脑汁,通过各种促销活动推销商品。
可同学们清楚吗,每年的11月11日,还是中国空军建军节。年11月11日,党中央决定在第四野战军14兵团机关的基础上,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原军委航空局取消。11月11日这天,也成为了人民空军成立的纪念日。
现如今,中国空军拥有数十种主力机型,诸如歼11、歼16、歼20,以及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其实力和制造技术,皆名列世界前茅。中国空军也是我国“三位一体核打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大家也经常将“陆海空”军,称呼为“三军”。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许多古装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将军在阵前喝令:“三军将士听令,随我奋勇杀敌,拿下城池之后,班师回朝。”
那为什么古装电视剧里,也会把军队称之为“三军”?古代的“三军”分别指的是什么?和现代“三军”有什么区别?难道也有“空军”和“海军”吗?
对现在的大多数人而言,“三军”指的就是“陆海空”,即为“陆军”、“海军”和“空军”。“陆军”,大多是以人海作战,辅以坦克、装甲车,通过点对点的作战方式,拔除敌人据点和重要要塞。
“海军”则是依托大型水面舰艇、航空母舰以及舰载飞机、水下核潜艇,与海上敌对势力作斗争。“空军”则是利用各种先进飞机,与其他两个兵种进行配合。
据军事专家分析,各国大力研发空中力量,这就证明制空权远远要比制海权更加重要。
言归正传,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三军”的说法起源于春秋初期。周王朝渐渐式微,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姬重耳,将军队扩充至7万多人。
按照周朝对各诸侯国制定的武装序列,每个诸侯国只能拥有不超过2万人的武装力量,这2万多人称为一个“军”。
可晋国家大业大,晋文公将军队扩充为三个军,也就是7万余人。周王室只能战战兢兢,不敢有任何异议。
《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春秋时期,诸侯大国都设有“上中下或者左中右”这三军,周天子则拥有“六军”。
晋文公又将“三军”分别称之为“上军”、“中军”、“下军”,这便是“三军”一词的由来。
到了战国初期,周天子已基本没有了话语权,需仰仗其他诸侯王的鼻息苟活。许多诸侯国又把军队扩充至“三军”。比如楚国军队就称“三军”为“左军”、“中军”、“右军”。
后来,齐、楚等诸侯国,将“前中后三军”扩大到“五军”规模。晋国在“上中下三军”基础上,增加了“新上军”和“新下军”。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四回:“旧有三军,今又添二军,共是五军,亚于天子之制。”
随着时代的演变,“上军”、“中军”、“下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代替,“三军”各设将、佐军衔。唐宋时期,“三军”已经成为军队固定建制。
据悉,古代“三军”各自担任不同的作战任务。“前军”乃先锋部队,“中军”则是主将大本营,“后军”主要负责掩护和警戒任务。
也就是说,“前军”一般负责先锋,承担开路、侦查,应付小规模战斗的任务。“中军”乃统帅所处大本营,掌握大部分作战兵力、军用物资,包括大量工匠和民工。“后军”属于后备部队,前面主力打光了他们替补上来。
春秋战国时期,“三军”还被用来指代“步兵”、“车兵”、“骑兵”三个兵种。当时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也有着“万乘之国”的别称。
其中的“乘”,就是指一辆作战的马车(四匹马拉的兵车),车上有三名士兵。
《六韬·战车》:“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
如何衡量一个诸侯国实力强大与否?便是看这个国家有多少可以用来作战的马车(多少乘)。另外,古代没有像现代一样的作战理念。
虽然古代有“水军”,但没有大规模的海上作战潜艇、战舰。至于空军的出现,更是要到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后才有。
因此,古代“三军”并不泛指“陆军”、“海军”、“空军”,更多的是指国家总兵力数量的多少。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军”,其概念和如今“陆海空三军”有着天差之别。
对古人而言,“三军”泛指国家军事力量,也可以代指“步兵”、“骑兵”、“车兵”等兵种。不管怎样,“三军”已成为古往今来军队的通称。
说完了“三军”一词的历史沿革,再来和大家聊聊,冷兵器时期,有没有用空中力量对敌人进行打击的先例?
或许说到这里,有不少人会感到奇怪:古代生产、科学条件极其落后,根本不可能会制造出飞机、滑翔机等。既然没有这些空中作战时的武器装备,谈何还会进行空中打击呢?
大家有所不知,古人虽没有飞机、滑翔机,可是他们有风筝。风筝早在东周时期就已出现,民间传说,鲁班用竹子制作成了一只巨型喜鹊模样的风筝。
鲁班又用这只“喜鹊风筝”窥探宋国隐私,由此还传出了“制鸢窥宋”的缘由,这也是古人首次在空中大做文章。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年12月),楚汉战争进入尾声阶段,双方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进行决战。作战双方分别为项羽所领导的楚国力量,以及刘邦、韩信、彭越等人领导的汉军。
垓下之战中,楚军遭到韩信、刘邦等人围追堵截。韩信先是利用左右两翼机动部队,对楚军进行骚扰。接着通过中心主力推进,兵分三路,成功包围项羽及其主力部队。
项羽乃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韩信只围不攻,更不敢以身涉险,主动对项羽发起突击。
思来想去,韩信让人用牛皮做成风筝,在牛皮风筝上绑上竹笛。当风筝飞上天,竹笛迎风而响,接着韩信命手下士卒跟着竹笛声唱起了楚国歌谣。
大家想想,项羽虽万人难敌,可手下士卒早已经人困马乏,迫不及待想回到楚国老家。深夜,四周围响起了鬼魅的竹笛声,还有汉军高唱的楚国歌谣,一下瓦解了楚军士气,这便是“四面楚歌”的由来。
项羽眼见大势已去,率精锐骑兵突围而走,最后慷慨自刎于乌江岸边。
从“四面楚歌”的典故来看,韩信是中西方历史上,首次将风筝用于军事用途的先例。风筝,也可以看成是古人手中唯一掌握具有飞行用途的军事装备。
南北朝时期,侯景以下犯上,把梁武帝围困在南京城中。梁武帝的大儿子放风筝向外求救,却被侯景手下用弓箭射了下来。至此,梁朝彻底覆灭,侯景摇身一变成为新皇帝。
唐宋经济繁荣,社会秩序安定,经济全面发展,传统文化盛行。这时候,随着造纸业快速发展,古人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以前大多用作军事用途的风筝,到了唐代已经被古人们用来娱乐玩耍。
唐采《纸鸢赋》:“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像飞鸢之戾空。”
到了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古人们开始在纸鸢上加哨子,由于其鸣如筝,故称“风筝”。此时的风筝还大面积用于军队,充当临时预警报时等作用。(现在的风筝其实是统称,那些没有哨子的纸鸢,都叫作风筝,真正的风筝是有哨子的)
十三世纪,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到访中国,将风筝带回了西方,风筝成为后来滑翔机和飞机的发明雏形。
现如今,美国国家博物馆包括英国大英博物馆,还存有中国古代风筝,大英博物馆甚至将中国风筝称之为“世界第五大发明”。富兰克林就曾利用风筝,还发明出了避雷针。
因此,中国古人虽然没有“空军”的概念。但通过韩信、侯景、鲁班等人的实际行动不难看出,古代还是有利用风筝作军事用途的例子。
当然,这只是急中生智,并不能代表当时的正规军队编制,也不会是两军交战时所使用的常规方法。
总之,大家不要把现代人的思想,强加到古代。“空军”也好,“海军”也罢,这都是符合现代时代特征以及作战需求发明出的新型作战兵种。
古代双方作战大多来回拼杀,用不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新兵种。而且当时生产力有限,更不会出现大型水面船只,包括空中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