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季劳动实践正当时
2023/3/21 来源:不详本文转自:拂晓报
时值“三夏”,麦浪滚滚穗飘香。连日来,我市各中小学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劳动实践课,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态度,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创新课程拓展基地
连日来,我市各中小学以“快乐劳动、幸福成长”为主题,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橱窗等载体,宣传劳动教育政策,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
宿州市港利小学开展了“我劳动、我快乐”的主题队会活动。在校少先大队统一部署下,各中队积极响应、认真准备,通过唱儿歌、讲故事、分享劳动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做一名爱劳动的好学生。
泗县长沟镇中心学校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一、二年级小朋友参加“整理技能”劳动比赛;三年级学生比赛美化整理教室;四、五年级举行以“饮食文化”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学习活动;六年级则开展“学劳模精神,讲劳模事迹”主题班会及英语手抄报活动,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为上好劳动实践课,市教体局制定了劳动教育专职教师培养规划,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年8月,我市选派6名骨干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劳动教育骨干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并在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培养中强化劳动教育内容。同时,不断扩大劳动教师资源,搭建“基地+学校”教育平台,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培养机制,聘请劳动模范、非遗传承人等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建设一支素质高、本领强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我市各中小学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平均每周安排不少于1课时劳动教育课。按照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的要求,积极挖掘其他学科有关劳动教育的元素,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萧县杜楼镇中心小学还编写了校本教材《初教童孙解耕织》,印发给学生,人手一册,丰富了学校的劳动课程教育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劳动学习与实践积极性。
我市各地多渠道拓展实践场所,建立学农基地,如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灵璧县现代农业博览园、宿州市汴河农业科技示范园、宿州市市外桃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科普基地,如市科技馆、市气象馆、市地震馆;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同时,我市各校还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系,建立校外学农学工基地,并根据本校实际,结合当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可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泗县泗州实验学校流转了余亩土地(含池塘),作为全校0多名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为果树、蔬菜除草、打虫,等到果蔬成熟时,亲手采摘,体会劳动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意义。
据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日,市教体局印发了《关于遴选推荐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的通知》,计划在全市范围内遴选32所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影响力的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推动我市贯彻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要求,形成一批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发挥劳动教育示范学校的引领作用。
风吹麦浪收获成长
“妈妈看,我拾到了好多麦穗啊!”6月5日下午,宿州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胜利路校区一(3)班的代梓宸和哥哥代烨宸在老家参与农忙劳作。兄妹俩化身快乐的“小农夫”在金黄的麦田边来回穿梭,比赛谁拾到的麦穗最多。
小麦成熟季,收获快乐时。连日来,我市各校提倡学生跟着家长体验麦收劳动。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了麦田,了解小麦的生长情况、面粉的由来、食物的来之不易。
难得有这样既放松又体验的机会,大家纷纷表示收获满满。“过去,我只知道家里包饺子、蒸包子、蒸馒头要到超市里去买面粉,现在知道面粉是怎么来的了。我真正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宿州市第一小学胜利路校区三(6)班的张腾跃激动地将麦穗举过头顶,“劳动最光荣。我们在劳动中知道了珍惜粮食,懂得了感恩父母,感恩农民伯伯。”
为了让幼儿“零距离”感受真实的麦收场景,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灵璧县灵西庆丰幼儿园开展了“风吹麦浪庆丰收”劳动实践活动。
沉甸甸的麦穗迎风泛起金色的麦浪,麦田里弥漫着阵阵清香。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大手牵小手”带领幼儿们到金色麦田里感受农民伯伯收割小麦的辛苦,到晾晒场体验小麦脱粒、晾晒的喜悦。
和小麦的“零距离”接触,让孩子们感到兴奋又好奇,有的尝试着拿起一穗麦子放在手上搓一搓,又放到嘴里嚼一嚼,满嘴都是清香。
回到幼儿园,老师利用大屏幕向幼儿们展示了小麦生长的各个时期,以及如何通过加工变成了面粉、馒头和面包等食品。孩子们了解到小麦的生长过程,也体会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同时,老师还组织幼儿们举行以“金色麦浪”为主题的绘画和手工作品比赛。幼儿们对麦子的形态和结构进行仔细观察,自由发挥创意涂色,制作成一幅幅精美的麦收艺术作品。
此次以学生参与体验为主的午收劳动实践活动,把劳动课搬到了田间地头,让幼儿从小就体验到劳动带来的辛苦和乐趣,感受劳动的伟大和艰辛,更加懂得了食物来之不易,学会珍惜粮食、厉行节约。
“小麦的生长分为12个生育时期,即出苗、三叶、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期。小麦的种植有整田、播种、压青苗、松土除草、灌水、病虫害防治、收获、秸秆处理等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付出许多汗水。”日前,灵璧县娄庄镇长集中心学校老师陈立权正在劳动实践基地给学生们讲解小麦生长知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今后要在生活中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连日来,灵璧县娄庄镇长集中心学校积极组织学生走进综合实践基地,体验麦收劳动。
冒着烈日,欢快收获。麦田中,有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用镰刀收割小麦,动作渐渐由笨拙到娴熟;有的同学忙着将割下的小麦抱到清扫干净的地坪上晾晒;有的同学跟在割麦子同学的身后,捡拾着掉落田间的麦穗;有的同学忙着把小麦穗收进簸箕……
处处忙碌,处处火热,劳动的温度在麦田的各个角落不断升腾。劳动中的同学们开心地笑着,脸上印着一道道汗水冲开的“痕迹”。大家忘我劳动,全身心沉浸在“汗滴禾下土”的快乐劳动。
连日来,砀山县文庄镇刘庄小学开展“麦收”劳动实践课系列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小麦的生长变化,体验劳动收获的乐趣。同时,以“麦子”为劳动教育主题,从传统文化、知识技能、艺术审美、科学探索等方面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实践,把学科、生活有机融合。
为让孩子们对传统节气及习俗有更深入的了解,老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带领同学们观察麦穗的生长变化,感受节气特点。三、四年级同学亲手绘出一幅幅麦香的景象。五、六年级同学举行“麦收”古诗朗诵和硬笔书法比赛,从经典文化中体会古人对麦收的描写。
在劳动课上,老师引导学生交流麦子的种植历史、成熟季节、麦子可以做成多种食物及其他用途等,并结合展示的麦收图片,向学生讲解在没有机械收割的年代,传统农耕方式的抢收抢种过程。图片中农民挥汗如雨,头顶酷暑,弓着腰拿镰刀收割麦子的场景,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学生。
老师还详细介绍了麦收活动方案,割麦方法和注意事项,孩子们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来到麦田,孩子们兴奋地闻一闻麦子有什么气味,伸出小手摸一摸黄灿灿的麦穗。在老师指导下,大家分工明确,有的割麦子,有的整理麦子,有的运麦子……忙得热火朝天。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孩子们从兴趣到探索,从认知到行动,在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领悟到劳动的价值。每一次收获都要付出努力,早出晚归的劳作虽苦,粮仓堆满时的喜悦却无可替代,学习也是一样。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像金黄的麦子一样颗粒饱满,光芒四射!
“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抓手。日前,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我们要将课堂从教室延伸至大自然,把学生从书本带向田间地头,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传承劳动最光荣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砀山县刘庄镇刘庄小学一位负责人表示,将用好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办好“接地气、冒热气、有泥土气”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