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一生不负初心深深的感动徐州网警
2023/10/16 来源:不详对党忠诚一辈子,为党奋斗一辈子。94岁的老战士周智夫,半身戎马,一心向党。尽管退居二线仍时刻坚守党员标准,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员严格律己、赤胆忠诚的宝贵品质。一个月前,这名老兵离开我们,临终前他向党组织提出最后一个请求:请收下他最后一笔12万元的党费。
戎马一生不负初心为您讲述这名老兵的故事↓
报答党的救命之恩为无名战友做点事
去年年底,病重的周智夫老人花了几个月时间用颤颤巍巍的双手写下了这样一份遗书。
周智夫,江苏睢宁人,年11月出生,年9月入党并参加革命,年9月入伍。曾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先后参加江苏睢宁县高作镇、安徽灵璧县后马家等10余次战斗,因战负伤被评定为三等甲级伤残军人。年被授予解放奖章、独立自由奖章,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年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在一次战斗中,身为连队指导员的周智夫被敌人的子弹从左肩贯通到胸部,右肺切除三分之二,右侧第六根肋骨被摘除。战友们不顾个人安危,一边与敌人殊死战斗,一边用担架抬着他辗转治疗,最终将他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周智夫总会老泪纵横。
周老说,是党、是部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要知恩图报当涌泉相报。他说“当时还有一位和我一起负伤的战友,非常年轻,一个很鲜活的生命就那么就走了,很对不起他。”
这名年仅17岁的小战士,和那些抬着他转战南北的战友,带给了周智夫一生挥之不去的思念。报答党的救命之恩,为这些无名的战友做些事情,成为了周智夫一生的执着。
“我不想要骨灰盒了,不给党组织留后患”
“我参加革命后,确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革命人生观,愿在需要时,以个人生命贡献给党的事业。”
这是周智夫老人在《历史思想自传》中的文字,一辈子做党的人,是他发自肺腑的庄严承诺。
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的周智夫经历10多次部队整编、4次跨省搬家、20多次变换岗位,不论怎样变化,他只报定一个念头:党指到哪就打到哪。
医院副政委,到后来成为军管会领导,无论是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还是辗转南北的工作生涯,以及离休至今的30多年,周智夫一直将党的理论作为真经来信奉。年逾九旬,他一如既往听广播看新闻。每次单位组织学习文件、政治教育、党课辅导,周智夫从没落过一次。
多为组织着想、多替组织分忧、多给组织添彩,少向组织提要求、少对组织讲条件、少给组织添麻烦,这个“三多三少”原则,是周智夫在离休后给自己定下的规矩。
就在生命弥留之际,周智夫老人也念念不忘,跟家人做出了最后的交代:“我不想要骨灰盒了,不给党组织不给后人留后患。”
“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
在周智夫的家里,上世纪60年代的立柜、70年代的木床、80年代的折叠饭桌,这些在今天已经很少见的简陋陈设,默默讲述着主人的一生勤俭。
周智夫日常开支很节省,花每一笔钱都要记下来,翻看他的记账本,平均每月开支仅几百元。他说:“勤俭节约是传家宝,我们要为年轻人带好头。”
▲周智夫的家庭开销记账本
“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与周智夫相濡以沫77年的娄淑珍说,“老周一辈子没给儿孙挣得什么金银财富,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周智夫曾对家人说“公家的便宜一点也不能占去”,他要求子女“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去奋斗”,他也曾立下家训“子孙后代要永远跟着党走”。
医院任副政委时,女儿医院食堂蹭了一顿饭,他知道后严厉批评了女儿并立即向食堂补交了伙食费。家人和他吃一样的药,他要求家人在药瓶贴上标签区分,因为“不能我一人公费医疗,全家免费吃药”。两个儿子参军入伍、退役安置,三个女儿工作分配、插队下乡,他从不托关系、打招呼。在周智夫的言传身教下,后辈们很争气,都靠着自己的拼搏奋斗。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75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老军人周智夫,展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书写了一位革命军人永不生锈的忠诚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