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蚌埠丨古渡乡集话蚌埠

2024/9/17 来源:不详

自然形成的渡口

淮河出荆涂山峡,由北转向东南,沿涂山山脉以北,直冲黑虎山北麓。洪灾时,荆涂山峡河水涌向北岸,冲出一片洼地,即黑牛嘴;又冲开北岸一条沟,为王小沟;南岸过黑虎山,为河滩洼地,即蚌埠宋家滩,席家沟。河流在蚌山脚下向北转头,形成半圆形地势。因这里河道、河面较窄,水势舒缓,岸坡较高,成为人们选择渡河码头的位置。历史上,蚌埠上游至怀远涡河口,无渡口;下游渐渐远离荆涂山峡,渡口依次排列,直到临淮关,还曾架起过浮桥。

淮河蚌埠段地貌

北宋南迁的通道

公元年北宋南迁,因淮河支流颍、涡两河源头靠近开封,又有唐宋汴渠经淮河通往江南,当时人们基本沿这两条水路与两岸一带陆路南迁。在中游的淮河,主要是沿涡河南下,到达涡口怀远,除继续顺淮南下人口外,稍向东渡淮,最近的就是蚌埠这个自然形成的渡口。公元年宋金绍兴和议,淮河两岸通商贸易重新活跃,两岸农业经济短暂复苏,渡口人流频繁。“蚌埠”地名从明代起就有口耳相传,淮河南岸渡口称“蚌埠店”;金人统治的淮河北岸码头叫“小蚌埠”。

北宋南迁渡淮通道示意图

从古渡到官仓

明代洪武二年()朱元璋在濠州建中都城,宿州通往凤阳的官道经蚌埠渡淮。洪武七年()在凤阳与蚌埠之间设长淮卫。由此向西,在淮河南岸设置五里一渡,自长淮卫渡,经西门渡、郑家渡、高庵渡后,即为蚌埠渡。蚌埠渡口南行可进入怀凤古道,到达怀远县城;北接燕陵大道,直通南北二京。作为南北两岸的交通道路,蚌埠古渡开始正式列入官方规定的渡口。

明成化十年(),凤阳县衙为藏粮于民,建立粮仓,蚌埠作为所建的四仓之一,初称“蚌埠西仓”。这是蚌埠最早作为官仓而载入《凤阳新书》。后因灾荒连年,蚌埠西仓无积贮,将近废止。直到明万历九年(),蚌埠仓恢复。那时的蚌埠古渡渔村,虽规模不大但因处南北过淮渡口,又是凤阳县衙藏粮建仓之地,地理地位十分重要。

明清蚌埠渡与周边交通环境

清初的七户半

作为具有独立行政地理区域的蚌埠,最初出现在清代初期。当时凤阳县衙开始对蚌埠一带农家征收田赋,并指定这块地方由长淮古镇管辖,派出长淮卫的地保前来勘查田亩,并邀集各村的族长商讨征缴办法。最终确立按大村为整户,小村为半户的原则,确定“七户半”为蚌埠人口分别承担缴纳。“七户半”田亩的地界,东起龙子河西岸,西止席家沟东岸,北到淮河南岸,南至蚌山西南朱家岗,形成了最初的蚌埠区域范围。该区域完全在凤阳境内,“七户半”西首的席姓的“席家沟”以西,则属于怀远县境。

老蚌埠七户半分布图

行政雏形三县司

清咸丰三年()至同治二年(),太平军与捻军在蚌埠地区与清军反复争战,捻军烽火遍燃淮上。为了加强统治,凤阳府决定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各一片地域划归蚌埠,在淮河北岸的小蚌埠正街原凤阳县主簿衙署设立三县司,脱离三县管辖,为直属凤阳府衙。由凤阳府派李成为司长,寿州镇台衙门郭宝昌派武官王振东为兵弁队长,率领十余名士兵驻守,司衙内杂佐有圩长、乡长、监生、文武秀才等,专管蚌埠一方行政治安之事,三县司成为蚌埠最早的地方行政机构。

蚌埠建市前行政隶属关系示意图

文字丨郭学东排版丨张引

往期精彩:

解读蚌博丨美“丽蚌”埠

红色印记丨组织党员观看“走长征路拍红军魂”主题摄影展

精彩蚌博▕蚌埠市第六届灯谜大会圆满举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77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