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说江苏四面楚歌的楚歌,究竟是什

2023/3/12 来源:不详

白癜风治疗QQ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9.html

“四面楚歌”,是一个汉语成语,说的是公元前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之贾鲁河)为界,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撕毁盟约,并和韩信、彭越、刘贾等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经过几番激战,最终韩信使用十面埋伏计,将项羽紧紧围困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折损大部,粮食也没有了。夜间只听见四面响起了楚地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说着,心已凉了半截,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边走边打,最后英雄末路,自刎于乌江边(一说死于“东城”,此处不作探讨,下同)。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着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后人就用“四面楚歌”来形容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以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之状况。

那么,这最后唱散了项军、唱得项羽不肯过江东而战死沙场的威力巨大的——

“楚歌”,究竟是何方“神曲”?

翻阅一些音乐著作如《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楚声今昔初探》等,都称“‘楚歌’即湘鄂民歌”,甚至具体地把“楚歌”的属地锁定在湘、鄂、豫南、川东。那么此中所说的“楚歌”,究竟是不是“四面楚歌”中的“楚歌”?

根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祖居江苏宿迁,后随叔父项梁长期居住在吴中。秦时设会稽郡,郡治在吴,包括吴国、越国故地。《史记.项羽本纪》中不说“会稽”而说吴中,明显是指今之苏州。

《史记.项羽本纪》中接着说,项氏并于吴中举兵反秦,当时他们派人去接收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虽然“下属各县”没有说明具体是那些下属县,虽然有人甚至认为可能也包括越地的县,但那时招兵买马组建军队一般以乡籍为号召,所以我们得从八千精兵说起。《史记.项羽本纪》中说“部署吴中豪杰”为带兵的校尉,可以推断出,最早起事追随项羽号称“江东子弟”的这八千嫡系,实际上是吴中,也就是苏州地区的子弟兵,所以项氏才任命“吴中豪杰”为带兵的武官。后来屡经扩充,增加为苏南籍和江淮籍为主的部队而逐鹿中原。

及至在垓下被围困时,开始仍有10万之众,当然仍以江淮籍和苏南籍将士为主,再数战至仅剩余人乃至人最后只有28人......于是问题来了:苏南、江淮距离湘鄂、豫南、川东何止千里,要项羽和项军听懂湘鄂民歌,并产生恐慌,岂非天方夜谭?俗话说要想用歌曲感化东北爷,须得“二人转”,要想用歌曲秒杀西北哥,非得拉“秦腔”。故说“垓下之“楚歌”乃两湖民歌”,决无可能。也就是说此“楚歌”非彼“楚歌”。

再查《新华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海》《词源》等,则皆称“楚歌”为“楚人之歌”,网虽然撒得有点大,但有一定道理。

历史上楚国全盛时期包括鄂、川、湘、赣、豫、皖广大地区,后来一路东扩到苏北及鲁南、吴越而横跨八大方言区,间杂中小方言二三十种,地域十分辽阔。遂俗称彭城一带为西楚,吴地为东楚,荆州一带为南楚。

由此可见,上述音乐著作上说“楚歌”是湘鄂民歌,其实也没错,但那是指的“南楚民歌”。

当然,还些人认为“四面楚歌”中的“楚歌”应该是“西楚民歌”,因为项羽一贯自称自己为西楚霸王。其实项羽自诩“西楚霸王”的原因主要是西楚属于传统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能够代表楚国的精神,也更能体现当时楚人反秦的正统思想。也就是说这个“自称”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反秦行为更加名正言顺、更有号召力。所以当其定都彭城时,军队构成的主要成分并未改变,主要还是苏南籍和江淮籍将士。

所以按项军将士的主要乡籍分析,韩信所选的歌曲应该无外乎江淮民歌和苏南民歌。

那么会不会是江淮民歌呢?

应该不会。因为真是在丢失了江淮这一大块肥肉之后,项羽才被坐困“垓下”的。《史记.项羽本纪》中说,当时项羽闻之(歌声)“大惊”,你想丢失江淮已是既成事实,此时项羽再听到江淮民歌还有什么惊不惊的?而之所以“大惊”,一定是从歌声中听出了意外的内容,所以我们可以判断此歌不是江淮民歌。

至此可以基本锁定:“四面楚歌”中的“楚歌”当是东楚的苏南民歌。

但那又是苏南民歌中的什么歌呢?

应该是苏州(地区)民歌。

理由一:仍根据上述《史记.项羽本纪》所载,听到歌声后项羽不仅大惊,还接着说“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来分析,此中的“楚”应该是指“东楚”,更有人认为明显是指项羽原来一直认为还未丢失的根据地吴。当然也有人认为东楚不仅包括苏州,还有江东其他地方。但由于已锁定在苏南民歌范围之内,所以此时能迷惑项羽,让其产生误判“根据地已经丢失”的歌曲大面上应是吴中之音,即苏州(地区)民歌。

苏州民歌演唱现场

理由二:再根据项羽临死前不仅说是“天之亡我”,而且自白因最初追随自己的苏州八千精锐子弟兵无一生还,以至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而萌生死志来看,当时最能触动项羽决死心扉的也非八千子弟兵的乡音——苏州(地区)民歌莫属。

结果果不其然,苏州民歌闪电般地击碎了项王的玻璃心,让他意气尽泄,最后在乌江畔英雄末路。

事实上项羽若不萌生死志,也许能逃出生天。因为号称“战神”的项羽善于以少胜多,曾有过3万楚军大破汉军60万的记录,而即使在当时重围之中,项羽往来仍如入无人之境,且不断斩杀汉将。正因为考虑到光靠厮杀不一定最终能拿得下项羽,所以韩信祭起“苏州民歌”法宝,创造出了“以歌取得完胜”的战例。

而当年为汉立下赫赫战功的苏州民歌则发扬光大其温柔敦厚、含蓄缠绵、隐喻曲折、动人心弦等特点,继续前行,后来以其为代表的吴歌,不仅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于文学之林,到明代更被称为“一绝”。此后一直盛唱不衰,绵延发展至今,于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Ⅰ-22。陆钟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